陰陽是互根互補的,按照陰陽的關(guān)系,陰根于陽,陽根于陰。陰為陽之基,無陰則陽無以化;陽為陰之動力,無陽則陰無以生。所以秋冬養(yǎng)陰,也就是為了春夏的陽有根基;春夏養(yǎng)陽,那么秋冬的陰才有動力。
陰虛的人如何養(yǎng)生?
——陰虛的特征
陰偏衰,指人體精、血、津液虧耗,陰不制陽、陰液不足,主要是腎陰不足,因為腎陰為諸陰之本。
陰虛則熱,所以具體表現(xiàn)是:五心 (胸心、兩手心、兩足心) 煩熱、骨蒸潮熱,面紅上火,咽干口燥,消瘦盜汗 (夜里睡醒出汗),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無力。
導(dǎo)致陰虛的原因:主要是邪熱傷陰,五志 (喜、怒、悲、思、恐) 太過,化火傷陰,久病體虛耗陰。
——對陰氣的重新認(rèn)識
陰氣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兩類:病理性的陰是廢物,是要排出的;而生理性的陰是人體所不可少的,因為陰為陽之基礎(chǔ),無陰則陽無以化,所以養(yǎng)陰確實重要。
水在養(yǎng)陰中更為重要。因為水是陰陽氣化的基礎(chǔ),沒有水,生命就不能繼續(xù)。水是陰氣之源,因此,不但應(yīng)多喝水,還要吸陰氣。
——陰氣在哪些地方最多?
第一,海邊、山林、河畔、高山。在這些地方進行鍛煉,做深呼吸,吸入大量的陰氣,無疑對長壽十分有益。
第二,接地氣。這是養(yǎng)陰的重要方法。因為天為陽,地為陰,地是陰氣的礦藏,所以接地氣十分重要,這就是說,應(yīng)該經(jīng)常赤足,這樣地氣可以從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入體。
第三,北方。這是陰氣產(chǎn)生的重要方向,所以陰虧養(yǎng)生要面北,以汲取北方陰氣。
第四,夜晚,面向月光。因為晝?yōu)殛?,夜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所以陰虧的人養(yǎng)生,在夜晚面對月光效果最好。
第五,低凹處。這是陰氣較濃之處,因為高為陽,低為陰。住一樓的人也有好處,每天都能接著地氣,因此壽命要比住高層的人長。
——養(yǎng)陰的飲食有哪些?
第一,長在水里的東西,如藕、竹筍、荸薺、菱角。
第二,生在向北、背陰處的食物,越冬的冬小麥,長在地里的地瓜、山藥等。
總之,地氣、北方、月光、低凹之處都屬陰,是采吸陰氣(所謂負(fù)氧離子)的有效地方。
陽虛的人如何養(yǎng)生?
——陽虛的特征是什么?
陽偏衰,指人體功能減退或衰弱,熱量不足,陽虛則寒。人體陽氣不足,主要為腎陽虛衰(命火不足),因為腎陽為人體諸陽之本。
產(chǎn)生陽虛的原因:多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包括飲食不當(dāng)、勞倦或疾病損傷陽氣所致。
——陽氣對生命的重大意義
陽氣是生命的動力。氣,在古代寫“”。即氣寓火之意,火,就是動力。所以陽氣有動力的作用。
陽化氣,陰成形。無陰則陽無根,無陽則陰無以化,所以陰氣的化生必須依賴陽氣。先天之氣,又稱為元氣,是生命的火種,藏于腎,又稱為命火,命火極為寶貴。
火種熄滅則生命終結(jié),所以保護陽氣、減少陽氣損耗,是抗衰老的重要奧秘。
——陽氣在哪些地方、哪個時辰最多?
第一,正午,日頭當(dāng)頂,立于庭院,脫帽,日精可從頭頂百會穴入人體。
第二,站在高樓、高處面向南方,打開窗戶,陽氣可隨光照從皮膚進入人體。
第三,日出時,面向東方,做深呼吸,陽氣可從鼻孔及人身皮膚腠理(毛孔)進入人體。
第四,晴天,藍天白云,立在曠野,做深呼吸,陽氣可從口鼻進入人體。
總之,要去天氣高、太陽光好、南方、東方、向光、高凸處去采吸陽氣。
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人體養(yǎng)生保健的重中之重,中醫(yī)對五臟養(yǎng)生積累了極為寶貴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