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排班
就診指南
交通導引
專業(yè)介紹
就診須知
預約診療
住院須知
服務時間
醫(yī)療價格
醫(yī)保服務
咨詢服務
柴胡劑量對功效有大影響,你知道嗎?
俗話說“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量”,也即是說很多中藥可能處方藥味相同,但是因為藥物劑量的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甚至會出現相反的作用。這一點在柴胡這味中藥里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柴胡按照小劑量、中等劑量、大劑量時功效竟然都不同。
小劑量柴胡升陽舉陷
臨床使用柴胡小劑量為3~9克,有升陽舉陷的作用,用于氣虛下陷證,同時也可以作為引經藥讓藥物直達頭面部(載藥上行),治療頭面部疾病。我們最熟悉的補中益氣湯里有用小劑量柴胡,筆者在湯劑里習慣用柴胡6克。對低血壓、臟器下垂等辨證為氣虛下陷的證型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在普濟消毒飲和血府逐瘀湯里柴胡就是主要起到引藥上行作用。
中等劑量柴胡疏肝解郁
臨床使用柴胡中等劑量為9~15克,有疏肝解郁、條暢氣機的作用。比較有名的方劑有逍遙丸、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柴胡在這些方中都是主要藥物,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對肝氣郁滯、肝脾不調等癥候具有很好的療效,已經廣泛應用于治療肝病、胃腸道疾病。
大劑量柴胡疏散退熱
柴胡苦、辛、微寒之性皆強,大劑量(多在20克以上)使用清泄同時又可疏散,從而和解少陽,引邪外出以疏散退熱,退熱效果顯著。可單用也可以配入復方中使用,比如治療風熱感冒發(fā)熱可以與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青蒿等使用,治療風寒感冒發(fā)熱可以與羌活、荊芥防風等使用。筆者對于高熱難退者有一次成人用50克效果才顯著。更有文獻報道曾有人給患者最大用至120克都未出現不良反應。所以柴胡相對來是安全可靠的,這一點比西藥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量大了傷肝甚至引起肝衰竭來說有優(yōu)勢。
總之,面對國家對柴胡注射液的兒童禁令,我們無需恐慌,也無需因噎廢食。因為有更多的選擇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例如可以用口服、直腸給藥等方式。一切以患者健康和安全為第一位。對針劑的使用需要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使用,而對針劑的限定使用并不妨礙我們對中藥的使用。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