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排班
就診指南
交通導引
專業(yè)介紹
就診須知
預約診療
住院須知
服務時間
醫(yī)療價格
醫(yī)保服務
咨詢服務
夏季來臨,氣溫攀升,人體新陳代謝隨之加快,出汗量增多,能量消耗也大幅上升,這使得心氣與心血更容易被消耗和損傷。于是,困倦、氣短、口干、頭暈、心慌、虛汗等不適癥狀也常常找上門來。喝水、吹空調、運動、洗澡、睡覺……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行為,若方式不當,可能會悄悄危害心臟健康。那么,炎炎夏日里,我們究竟該如何科學養(yǎng)心護心呢?
夏季護心 六件小事要少做
1、口渴時不要大口暢飲
如果一次性喝水太多、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人體并被胃腸道大量吸收,導致血液變稀、血容量增加,這會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的負擔,心肌耗氧量也會相應增加。心臟病患者若喝水太猛,可能使心臟負荷過大,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悸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此外,一次性大量飲水還會導致胃部脹滿、胃液稀釋,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引發(fā)腹脹、胃痛等不適。2、運動后不直接喝冰水
夏季氣溫高時,人體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若在劇烈運動后,馬上飲用大量溫度極低的冷飲,或是立刻吹空調、洗冷水澡,在這些刺激下,全身血管可能會突然收縮痙攣,導致血壓驟升、血液黏稠度增高,進而出現(xiàn)凝血,引發(fā)血管堵塞,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建議用溫開水、綠豆湯、酸梅湯等代替冷飲,既能解渴又能保護脾胃。
3、出汗后不直接吹空調
在室外大量出汗后,回到室內應先擦干汗水,再打開空調,且空調不要直接對著人吹。另外,從炎熱的室外進入涼爽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外出時,可以先敞開房門,在門口站一會兒,給身體一個緩沖的時間,讓心臟有適應的過程,避免血管因過度冷熱刺激而引發(fā)痙攣,防止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生。
4、出汗后不去沖冷水澡
高溫時,人體毛孔處于開放狀態(tài),便于汗水排出,從而有效降低體表溫度。如果開放的毛孔突然受到冷刺激時,會迅速關閉,這不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甚至可能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危及生命。因此,夏季從高溫戶外回到清涼室內,若大汗淋漓,建議休息 10~15 分鐘后再用溫水洗澡,水溫以與體溫接近為宜,一般在 35~37℃。
5、夏季盡量不要熬夜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心跳容易偏快,心臟負擔會增大。而長期熬夜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的壓力,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還可能導致心慌、頭暈等癥狀。所以,晚上最好在 22:00 前入睡,最晚不要超過 23:00,確保每天睡夠 7~8 小時。
6、不要用糖飲料代替水
很多人覺得白開水沒味道,喜歡用飲料代替水。然而,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超過 2 份含糖飲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20%以上。如果覺得水沒味道,可以適當喝點帶“味” 的水,比如檸檬水、薄荷水、菊花茶、綠茶、蜂蜜水等。